ob体育网页版官网

巴基斯坦一省通过禁放风筝法案,违反者或将面临3年至5年监禁... 港元一个月及以上拆息全线向下 隔夜息微升至0.02917%... 024期车佳航双色球预测奖号:质合比推荐... 快乐8第25112期晒票:爆款号码现身!万元实票引围观... 许家印从农村出身靠知识和胆魄建立恒大,后跨界投资致资金链隐患...
栏目分类

热点资讯
新闻动态

你的位置:ob体育网页版官网 > 新闻动态 > 73年一男子来成都军区,被拒绝后拿出一封信,秦基伟:速速来见我

73年一男子来成都军区,被拒绝后拿出一封信,秦基伟:速速来见我

发布日期:2025-04-13 11:17    点击次数:109

【引言】

1973年11月23日,肖登良和妻子何元珍带着两个女儿,特意换上新衣服,前往成都北较场的成都军区机关门口。

军区大门的执勤士兵注意到一个肤色黝黑、衣着简朴、外表普通的人,随即上前阻拦。肖登良立即表明身份:“我来找秦基伟首长。”

执勤的士兵察觉到这些访客身份可疑,便以领导不在为由,要求肖登良立即离开。面对这一情况,肖登良迅速从身上掏出一封信件。

肖登良的信件内容被证实后,那名战士马上联系了秦基伟的秘书。秦基伟一听到对方的名字,立刻下令:“马上带他们来见我!”

肖登良的身份是什么?他与秦基伟之间有哪些特别的经历和联系?这一切的答案要从1952年的上甘岭战役开始追溯。

【肖登良在朝鲜战场上】

肖登良于1931年在四川中江出生。1950年12月,他刚满19岁就加入了中国人民志愿军,被安排在15军45师135团2营6连负责通讯工作。

正是在这一时期,肖登良结识了两位同乡——黄继光和吴三羊,他们都是四川中江县人。其中,黄继光在15军45师135团2营担任通信员一职。

1952年10月,上甘岭作为我军驻地,迅速成为双方激烈争夺的核心区域,大战即将爆发。10月19日,战役进入第五天,六连的战士们面对敌方强大的攻势,顽强抵抗,并成功击退了敌人的多次进攻。

夺回失地的战斗越来越激烈,士兵们与敌军激战整整两小时,才成功夺回5号阵地。然而,4号阵地地形复杂,收复难度极大。要想拿下这块阵地,必须先炸开一条通道。

6连接到命令,必须在黎明前拿下零号阵地。此时,4号阵地已被我军成功占领,敌军仅剩最后一个战略要地。为确保我方掌握制高点优势,阻止敌军反攻,夺取零号阵地成为当务之急。

10月20日凌晨三点左右,三位指挥官经过讨论确定了行动计划,他们从仅有的五名战士中分成了两个爆破小队,成功摧毁了敌方的火力点。

参谋长迅速分配了任务:张广胜和肖登良负责从左边摧毁敌军的隐蔽工事,黄继光与参谋长则从右边展开行动。吴三洋的任务是留守原地,向团部传达实时进展。

肖登良、黄继光和吴三洋得知首长要一起执行任务,他们立刻商量,觉得不能让首长涉险。三人下定决心,就算拼上性命也要守住阵地,绝不退缩。

参谋长直接告诉黄继光:“你被选为‘功臣六班’的班长,任务是指挥吴三洋和肖登良摧毁敌方火力点,确保后续部队能顺利攻占上甘岭。”

三个人带着手榴弹、手雷,袋子里塞满了子弹,背着机关枪,明确分工后,悄悄向暗堡移动。在连长、指导员和参谋长的火力掩护下,他们顺利完成了任务,炸掉了暗堡。

突然,敌军从上方朝掩体投掷手榴弹,吴三洋立即还击。黄继光和肖登良分别冲向预定位置,对坑道内的敌人进行密集火力压制。

激战正酣时,敌方炮火锁定目标,对4号坑道展开猛烈攻击。吴三洋在这场战斗中不幸阵亡。肖登良身负重伤,倒在弹坑里。尽管伤势严重,他仍凭借坚韧的毅力挣扎起身,继续观察战局。

黄继光悄悄从侧面攀上山坡,抓住机会向敌方碉堡靠拢。当他离碉堡仅剩10米时,迅速向目标投掷了一枚手雷。

遗憾的是,手雷仅炸毁了暗堡的一角,黄继光依旧向前爬行。最终,他用自己的身体挡住了敌人的机枪口,倒在血泊中,英勇牺牲。

我军的增援部队抓住时机发起猛烈进攻,最终成功占领了零号阵地,彻底歼灭了暗堡内的敌军。肖登良在奄奄一息之际,亲眼目睹了黄继光英勇牺牲的震撼场面,泪水瞬间涌出,他因极度悲痛而昏厥过去。

在激烈的交火中,肖登良负伤严重,倒在阵亡战友身边长达24小时。后续支援部队抵达战场后,意外发现他仍有生命迹象,立即将其紧急转移至国内医疗机构救治。

肖登良在昏迷中反复大喊:“炸了它!炸了它!”这声音惊动了医院的医护人员。看到他仍未醒来,大家立刻意识到发生了什么,纷纷被他的行为深深打动。

【秦基伟:我找你找得好苦】

五天后,肖登良终于恢复了意识。他睁开眼,发现自己腹部、左腿和左臂都受了重伤,完全无法移动。

肖登良的伤情有所缓解时,一位护士带着一份报纸走到他床边,问道:“您就是在上甘岭战役中摧毁敌军暗堡的英雄肖德良吗?”

肖登良一脸困惑,护士递给他一份报纸。他仔细阅读,发现报上描述的经历正是自己的故事,只是名字里有一个字出了错。

就在这时候,其他病人需要更换输液瓶。护士显得有些着急,直接问肖登良:“你确定你是肖德良吗?”肖登良没多想,随口就答:“不是。”

肖登良心里明白,记者很可能因为方言的差别,把“德”和“登”搞混了。他担心一旦承认自己是报纸上提到的那个人,别人会怀疑他冒充功劳,所以他干脆一口咬定自己不是肖德良。后来,每当有人问起这件事,他还是坚决否认。

肖登良在医院输液时,一个月后的某天,医院领导和首长一同走进了病房。

就在众人还在困惑时,医院的负责人和受伤的战士们听到消息:“同志们,第十五军的秦基伟军长特意派人来慰问大家了!”

秦基伟派来的人走到肖登良病床前,院长向他们介绍:“这位就是肖登良。我们之前问过他是不是秦军长要找的那个炸掉敌方暗堡的战士,但他一直否认。”

秦基伟的使者紧握肖登良的手,满怀感激地说道:“多亏你们在战场上以血肉之躯抵挡了敌人的猛攻,守住了阵地。我受秦军长和彭司令员的委托,向你们致以诚挚的谢意。”

秦基伟安排人检查了肖登连的伤情,并详细询问了他的受伤经过。肖登连立刻明白了对方的意图,随即巧妙地回应:“我在135团担任机枪手,在上甘岭战役中受伤,具体是哪次战斗我也记不清了,只知道醒来时已经在医院了。”

对方接着问:“你知道吴三洋和黄继光吗?”他立刻回答:“我知道他们。”

领导走后,肖登良仍然在东大医院接受治疗。和他住在一起的病友们慢慢发现了不对劲,觉得眼前这个人可能就是肖德良。于是,他们把这个情况告诉了医院。

医院迅速联系了肖登良,并将他的现状通知了志愿军135团:肖德良实际上就是肖登良,目前他正在吉林省东大医院接受治疗。

军方确认肖登良与肖德良为同一人且仍在世后,极为振奋,迅速将这一情况上报给第15军指挥部。

战斗正打得激烈,团长一时拿不准该不该给肖登良评残,干脆直接拨通了军部的电话,请上级领导拍板决定。

电话最终打到了军长秦基伟那里。他仔细分析了前线的情况,发现兵力紧张。如果让肖登良重返战场,不仅能鼓舞士气,还能提升部队的战斗力。因此,他迅速做出决定:“肖登良不参与伤残评定,也不去荣军校。等他伤愈后,马上归队!”

肖登良一直渴望伤好后重返战场,接到上级命令时,他兴奋不已。1953年4月,他的伤势基本恢复,马上让医院安排他回前线,并迅速获得了许可。

1953年5月,肖登良被部队接到15军军部。军长秦基伟和其他领导亲自迎接。秦基伟一见到他就说:“我们找你可费了不少劲!”

就在那一刻,肖登良终于明白了军长为了找到他到底费了多大劲。

【秦基伟念念不忘肖登良】

一位战地记者了解到肖登良和另外两位英雄的事迹后,立即撰写了一篇报道,并发表在报纸上。这篇文章迅速传播,使全军都知晓了他们的名字。

可连首长目睹肖登良中弹后一直昏迷不醒,加上各大报纸都报道说三位英雄已经阵亡,他也就接受了这个说法。

秦基伟得知三位英雄的事迹后,专程前往他们牺牲的地点,献上花圈并默哀致敬。他对自己的部下中涌现出这样的英雄深感骄傲。

他还特别提醒政治部的工作人员和随行的记者,务必把三位英雄的故事上报给党中央和毛主席。没过多久,这三位英雄的事迹就在中国和朝鲜传开了。

秦基伟心里始终放不下这件事,他始终认为那三位英雄还活着,决心要查清楚他们遗体的去向。经过多方查找,只有肖德良的遗体依然下落不明。

秦基伟坚信肖德良还活着,他派人四处搜寻,甚至安排人员走访志愿军驻地的偏远医院,但始终未能找到任何线索。

秦基伟翻看伤员名单时,发现了肖德良的名字,随即派人四处打听。没过多久,他得知肖德良依然在世。

“报告军长,我今年23岁。”“成家了吗?”“家里条件不好,一直没找到合适的对象。”

战争结束后,找个好姑娘结婚,好好过日子吧。肖登良脸一红,低声说道:我这样的人,哪会有姑娘愿意嫁给我呢?

秦基伟回应道:“别担心,我会替你着想。”

肖登良康复后,决定重返战场。秦基伟特意派了一名警卫随行保护,还把自己的白战马赠予他。

在分别的那一刻,秦基伟紧紧握住肖登良的手,坚定地说道:“我在这儿等着你从前线传回胜利的消息。”两人互致敬礼后,肖登良转身离去,继续在战场上英勇作战。

朝鲜战争停战后,肖登良被分配到北京军区某部,担任作战科的军事训练工作。1963年,他离开军队,到中江县冯店区的供销社当了一名普通职员。

1973年11月的一天,县镇上的几位官员和军人来到肖登良面前。他们直接问道:“你就是肖登良吗?”

肖登良略显意外,但依然冷静地问道:“没错,请问您找我有什么事?”随后,这位军人详细地叙述了整件事的经过。

时任成都军区司令的秦基伟带队在中江县进行军事训练。晚上九点,他抵达邻近的金堂县淮口镇,随即安排人手寻找肖登良。

秦基伟在当地问了几家老住户,但都没人清楚情况。他没放弃,又跑到中江县人民武装部打听,这才得知他现在在冯店供销社上班。

就在秦基伟打算去供销社探望肖登良时,他意外得知肖登良搬到了一个更偏远的小村子。考虑到秦基伟的安全问题,县委和武装部的同事都建议他取消这次探望计划。

秦基伟第二天有任务要执行,没法亲自去探望肖登良,只好派警卫员和武装部的同事代他走一趟,顺便捎去他的关心和问候。

纪检委的同志代表秦基伟将军前来探望,并带来了慰问品。他们提到:“秦司令经常跟我们聊起上甘岭战役,对您不计较个人得失的精神深感敬佩。”

这些年,肖登良一直惦记着老领导秦基伟。最近他通过广播得知秦基伟升任成都军区司令员,便特意写了封信,希望能见上一面。出乎意料的是,秦基伟真的亲自来看望他了。

几位军人仔细询问了肖登良退伍后的生活状况,还关心了他的家庭情况。得知肖登良已与何元珍结婚安家,他们便转达了秦司令的邀请:“秦司令想请你去成都军区做客。”

肖登良打算前往成都军区拜访老首长时,心里却开始打起了退堂鼓。老首长每天事务繁忙,他实在不想因为自己的事情去打扰对方。

考虑到老首长派来的人多次强调让他去成都,他最终决定去见那个人,这就引出了文章开头的那一幕。

【时隔二十年后再相见】

在警卫员的陪同下,肖登良终于见到了老上级秦基伟。还没等秦基伟开口,肖登良立刻认出了他,紧紧握住他的手说道:“首长,自从朝鲜分别后,已经20年没见到您了,我和退役的战友们一直惦记着您。”

秦基伟紧握住肖登良的手,感慨道:“一晃二十年过去了,我一直惦记着你们。”看到肖登良眼中泛起泪光,他立刻招呼他们一家坐下。

众人落座后,秦基伟主动拿起水果刀,为肖登良一家削起苹果。大家边吃边聊,气氛轻松愉快。期间,秦基伟不仅忙着给他们泡茶,还热情地招呼他们品尝糖果。肖登良一家对此感到十分过意不去。

秦基伟向肖登良表示:"要不是当年你们在战场上不顾生死地抗击敌军,我们哪能有现在的局面。我一直盼着能亲眼见到你们这些勇士,今天总算如愿了。"

聊着聊着,转眼就到了午饭时间。秦基伟热情地拉着肖登良一家一起吃饭。吃饭的时候,秦基伟还不停地给肖登良夹菜。

用餐结束后,秦基伟与肖登良聊起了过去在朝鲜战场上的经历,谈到了当时战士们的状况,以及原十五军在湖北改编为空军的一些细节。谈话接近尾声时,秦基伟询问肖登良:“有什么需要我帮忙的事情吗?”

肖登良心里有不少问题想处理,但他考虑到领导日程紧张,不想添麻烦,于是回应道:"我这边没什么特别的事。能见到您,我就很知足了。"

在肖登良一家准备启程时,秦基伟特意安排司机送他们到成都的客运站,确保他们顺利搭上了返程的班车。

几十年光阴飞逝。1992年,时任国防部长的秦基伟回忆起肖登良,特意请她到北京一聚。

5月28日晚上,肖登良刚抵达北京,秦基伟就通过秘书通知他,要求他第二天一早准时到国防部大院报到。

清晨,肖登良带着四川特产中将挂面,与同伴一起前往国防部接待处。经过哨兵指引,他们顺利进入了会客室。

在会客室里,秦基伟早已静候多时。肖登良一见到领导,立刻快步上前,将备好的礼物递上,并与老领导亲切握手。

简单聊了几句后,秦基伟感慨道:“登良,咱们一晃二十年没见了。我现在都快八十了,你要是不来,我怕是都要去见马克思了。这次能再见到你们,我真的很高兴。”

根据上级指示,他暂住总参机关,随后搭乘火车前往武汉。应武汉军区空降兵部队政委邀请,他为官兵做专题报告,观摩军事训练,并与基层战士进行深入交流。

连队为纪念黄继光特意打造了一尊雕像,战士们纷纷抢着把铜像搬过去。他对这一场景感到满意,随后立即向秦基伟报告了情况。

肖登良刚回四川不久,就收到了秦基伟秘书从北京寄来的照片。闲下来的时候,他总喜欢拿出照片,和村里的老朋友们聊聊当年的战斗经历,以及他和秦基伟之间的往事。



Powered by ob体育网页版官网 @2013-2022 RSS地图 HTML地图